•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米乐
      与中国达成边境协议后印度收到建议:融入中国入常梦想也能实现
    时间:2024-12-23 17:46:50    作者:米乐

      网上有句话用来形容印度对中国的态度非常贴切,那就是“我感觉自己比她行”!

      印度觉得自身也是人口大国,按照中国发展起来的趋势,印度一定能像中国一样利用人口红利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最后超越过中国。

      10月21号,印度的外交部部长苏杰生忽然出现在了新德里电视台,他宣布中国跟印度在边境地区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协议。

      主要内容是中印两国恢复了2020年的边境失控地区位置,不再会有摩擦,而且以后中印两国会有更加密切的合作。

      10月22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了该消息,表示的确跟印度在中印边境的有关问题上进行了沟通,达成了某些解决方案,接下来便是落实这些方案了。

      那一次冲突,让中国失去了四名优秀的边防军人,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为之感到悲愤。

      他们不仅继续在边防骚扰,在多方面更是跟中国脱钩,甚至拉近了跟美国的关系,有一种要帮美国威胁中国的架势。

      不仅愿意跟中国就边境问题进行协商解决,连别的方面的合作印度也在积极的谋求。

      印度同样作为制造大国,但素质远远比不上中国,需要从中国的市场进口相当多的东西。

      口上喊着要远离中国,自己成为制造大国的印度,是无法脱离中国这个所以在全球供应链中站稳了脚跟的真正的制造大国。

      莫迪对于印度的经济发展很看重,一开始抱美国的大腿脱离中国就为了发展经济,回过头来却发现中国才是最好的踏板,于是莫迪的态度就变了。

      新加坡的资深外交家马凯硕作为印度人的后裔,对于印度的发展非常关心,他给了几点建议。

      首先,马凯硕让印度融入中国的经济体系,抱紧中国的大腿,才能迅速在全球供应链中分到蛋糕。

      为此,马凯硕特意提到了RCEP,他看到了该组织的利好之处,想让印度加入。

      其次,马凯硕又提到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这可是印度一直以来谋求的。

      印度想入常已经不是一两年了,在此之前,印度经历了多个国家的否定,到如今争取到了美国、法国以及俄罗斯政府的许可,印度离入常的目标可谓是越来越近。

      发展经济有利于壮大国家实力,壮大了国家实力以后就有利于提高国家地位,未来想要入常,那就是囊中取物的事情了。

      但对于中国来说,给印度当踏板可没什么好事,他们的算盘敲得越响,中国越要警惕!

      印度对其他几个国家的态度是相当微妙的,他们首尾不一致,用俗话来说“印度就是两头蛇”!

      印度前边参加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G7”跟“四方安全对话”,拉近了跟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后,又跑来亚洲的主场凑热闹。

      印度图的就是两边好,根本不顾他的态度对一些很重要的会议造成不好的影响。

      例如,在金砖国家的峰会上,印度曾经拒签了共同声明,又在至关重要的货币问题上站出来否认,他的态度跟美国的一致,是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印度不诚心。

      南边的台湾岛问题热度慢慢的升高,东北方向的朝鲜摩擦也逐渐加温,连北方的俄乌战场还在打仗,如果连印度都加入了美国那一边,对中国进行围堵,那中国就是全方位的包饺子了。

      印度之前可是给美国站过队的,并因此拿到了美国送的航母,以及买到了美国生产制造的导弹,间接提升了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

      如今,印度又跑来跟中国拉好关系,对美国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背叛,那是未来,印度在别的方面谋求发展,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帮助,印度对中国的态度可想而知。

      说白了,印度在未达到超过中国的目的之前,这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喂不饱的白眼狼。

      所以中国一定要看到利益使然的国际关系,有些国家需要合作,仅仅是需要合作。

      现在的印度借着跟中国的关系,想要在金砖峰会上捞一点好处,是最明显的意图。

      印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是一定能发展起来的,虽然发展到什么程度那是未知数。

      因为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为了边境线上的和平跟安宁,跟印度保持常态合作是比较好的选择。